在黔北那连绵的群山深处,曾几何时,蜿蜒曲折的山路像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屏障,紧紧困住了山里的人们。道真的农民站在山坡上,望着那仿佛没有尽头的山路,眼神里满是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对于这些封闭山区来说,一条像样的路,就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而如今,这个盼了多年的希望终于要变成现实——道真至武隆高速(道真段)在2025年4月9日通过验收,即将于6月底通车,它就像一条钢铁巨龙,即将在这崇山峻岭中腾空而起,成为黔北首条直连成渝经济圈的高速动脉。
这条高速路的建设堪称一项了不起的工程奇迹。它总投资65亿元,全长38.277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或许你对这些数字没什么概念,但说起桥隧比,那就不得不让人惊叹了——66.1%的桥隧比,意味着在这条路上行驶,超过一半的路程不是在桥梁上跨越峡谷,就是在隧道中穿越山体。34座桥梁如长虹卧波,4座隧道似蛟龙穿云,其中还有3座特长隧道,简直就是一条“空中走廊”。
渝黔界子母岩隧道长达7760米,它硬生生打通了黔渝之间的地质断层,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劈开了阻挡两地交流的大山。蔡家梁子隧道的5770米竖井,更是创下了“贵州公路第一深井”的纪录,工人们在地下深处一点点挖掘,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2025年4月完成交工验收后,6月18日洛龙段维修改造项目也顺利收尾,投资372万元,改造了4公里路面,让这条路更加平整舒适。收费站设置在洛龙、河口、道真东,收费期限从2025年6月27日到2055年6月26日,整整30年,它将见证这条高速路为两地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条高速路的通车,带来的是一场震撼的时空压缩革命。以前,道真到武隆开车需要2小时,现在只需40分钟,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对于运输农产品的司机来说,这意味着物流成本能降低30%,新鲜的农产品能更快地送到重庆市民的餐桌上。而且,它还接驳了道瓮高速,形成了“贵阳—遵义—道真—重庆”3小时经济带,让黔北地区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从产业发展来看,这简直就是一把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旅游方面,它串联起了武隆喀斯特世界遗产和道真仡佬族文化景区。重庆的游客周末开车过来,40分钟就能欣赏到武隆的神奇喀斯特地貌,再花点时间感受道真独特的仡佬族文化,一天下来充实又愉快。预计年游客量会增长50%,这对当地的旅游产业来说,是多大的机遇啊!
农业方面,洛龙镇的烤烟、河口镇的中药材以前运往重庆,路上花费的时间长,损耗也大。现在好了,直供重庆市场,供应链缩短了48小时,农产品能以更新鲜的状态到达,农民的收入肯定也会跟着提高。
从战略层面看,它是贵州“678高速网”三纵道真至新寨的首段,推动道真建设“一县四地”,也就是黔渝合作示范县和康养旅游、产教融合、民族文化、农业基地。道真正在从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县,朝着多功能、多产业融合的方向大步迈进。
在这条高速路的建设过程中,有一些充满温情的事值得说道。就说路名吧,道真的居民觉得应该把家乡名放在前面,叫“道武高速”,而武隆人则希望自己的家乡名在前,叫“武道高速”。双方各有各的情感寄托,都想让自己的家乡在这条路上留下更显著的印记。最后官方命名为“S27武道高速”,这个名字巧妙地平衡了两地的情感,成为了连接道真和武隆的情感纽带。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路名的问题,它背后是两地居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这条高速路让两个原本有些遥远的地方,心靠得更近了。
还有工程师郑涛,他在洛龙段铣刨路面时,意外发现了古仡佬族陶片。这些陶片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仡佬族的文化记忆。郑涛决定把它们捐给县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历史。一条公路,不仅连接了地理上的距离,还成为了文化传承的新通道,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交通的发展中得以延续和发扬。
当那位道真老农第一次驾车驶入这条高速路,看着路标上显示“重庆 40km”时,他的眼神里肯定充满了感慨和希望。曾经,大山把他们困在角落里,如今,这条高速路就像文明的毛细血管,将外界的活力和机遇输送到这片土地,也让山里的资源和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道真至武隆高速的通车,不仅仅是一条路的开通,更是一个新起点。它见证了工程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承载着两地居民的期待和梦想,开启了黔北山区与外界紧密相连的新篇章。你觉得这条高速路会给道真和武隆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变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富明证券-大盘配资-炒股如何开杠杆-个人场外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