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们,这本都市小说真的是一读就上头!主角的冒险历程充满了惊险与刺激,情节反转多到让人目不转睛。作者把故事写得如此生动,让人看得根本停不下来,赶紧来体验吧!
《渔人峰哥》 作者:魏水寒
第一章成年人的不容易
7月份的明阳市,烈阳毫不留情的炙烤着大地。
走在路上,感受不到一丝的凉风。
又闷又热的天气,人仿佛置身于桑拿房中。
周末,本应是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上,却也看不到几个行人。
正骑着电动车,行驶在路上的李晓峰,不得不停下来,擦了擦脸上不断流下来的汗水。
手机里,不时传来送餐即将超时的提示声,让人又添了几分燥意。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李晓峰是一个在明阳打拼的新明阳人。
读完大学后,李晓峰就和女朋友就一起留在了明阳。
去年,靠着自己6,7年的打拼和父母的帮助,在明阳这个新一线城市,贷款买了个70多平米的小房子。
说是70多平,其实去了公摊也就60平米左右。
房子买的时候挺高兴。
但是100多万的银行贷款和每月6000多的房贷,就像是一把鞭子,抽着他不停的前进,让他一刻不敢停下来休息。
这不,今天本来是星期天,他却不敢在家休息,而是利用这个时间,兼职跑跑外卖,赚点外快。
想到最近正在和他冷战的女朋友,李晓峰不由得感觉到一阵头疼。
他的女朋友刘芸和他是同一个大学,同一届,同一个学院,但是不同专业的同学。
两个人是在上大课的时候认识的。由于是同一个省的老乡,并且有着相似的爱好,所以两个人之间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并且两个人从大二开始,就正式谈起了恋爱。毕业以后,又一起留在了明阳。
在现在这个毕业即分手的大学爱情中,能坚持到现在,两个人不知道被班上多少同学羡慕。
可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两个人最近也开始闹起了矛盾。
相处了这么多年,李晓峰和刘芸两个人早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但是由于刘芸此前一直坚持必须在明阳有房子,两个人才能结婚。
所以两个人一直没有结婚。
没有房子,在陌生的城市,人就像是无根的浮萍,这一点李晓峰也能理解。
所以这些年他也一直在努力的工作,工作之余还出去送外卖,做代驾,打零工,只为了早一天能凑够房子的首付。
直到去年,靠着这些年的打拼和父母的接济,好不容易才凑够了首付,按揭在明阳的一个偏远小区,买了一套70多平米,两室一厅的房子。
房子买的时候很高兴,可是买完了了以后,生活的压力就更大了!
两个人的吃穿花用,再加上房贷,后头还要存钱准备结婚,这些经济方面的压力,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他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和兼职上。为这刘芸没少在他面前抱怨没时间陪她。
前不久,两个人因为有了几句口角,现在还在冷战。
其实他也知道,什么没时间陪她不过是借口,女朋友和他现在最大的分歧是他不同意那高达30多万的彩礼。
李晓峰的父母,不过是东江省海边普通的渔民。
两个人一辈子勤勤恳恳,竭尽全力的情况下才供他们姐弟三个人读完了大学。
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积蓄了!当初他买房子的时候,家里东拼西凑的给他支援了15万。
李晓峰知道,这其中不少还都是父母借的。
现在像他父母这样的小渔民,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他们家那个小渔船,也就只能在近海捕捕鱼。
而现在近海早已被过渡捕捞,哪里还能捕到多少鱼,有时候出海捕的鱼还不够油钱!
现在国家为了保护近海渔业资源,每年都设置了几个月的禁渔期。
在禁渔期,捕不了鱼,他的爸爸李永林,已经50多岁的人了,还要去养鲍鱼的渔排上给别人打零工,妈妈刘雪霞更是只能靠赶海,赚点油盐酱醋的钱。
50多岁的年纪,在城市里早已经是退休的年龄了。可是在农村,他们还要为子女继续操劳。
可能直到某一天,他们真的干不动了为止!
他们家还不是只有他一个男孩,还有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弟弟,现在在他们省城上班,也还没有结婚,买房子。
买房子已经花光了他的积蓄!彩礼钱,女朋友的意思是,让他再向父母开口。
可是这种情况,让他如何再向父母开口?
因为这,两个人已经冷战半个月了。
瞅了一眼手机里的导航地图,李晓峰不由得加快电瓶车的速度。
砰!
一声巨大的撞击声中,李晓峰感觉自己整个人好像飞了起来,接着就是重重的落在了地上。
一股剧痛袭来,眼前一黑,他也瞬间失去了意识。
鲜血,从头盔里流出,流到了脖子上,又流到了脖子上挂着的一个金属护身符上。
护身符似乎闪了一下……
(这个护身符是李晓峰小时候和爸爸一起出海打渔,在一条鱼的肚子里发现的。说是护身符,其实是一小块圆形的银白色的金属,在金属的中间雕刻了一颗不知名的植物。)
等李晓峰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头疼欲裂!
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是:头部受到撞击,额头有擦伤,中度脑震荡,右腿骨折。
由于事发路口有监控,肇事的新手女司机,油门当刹车踩,闯红灯全责!交警的判责双方都没有争议。
司机有全险,一直没有露过面,都交给了保险公司处理。
私下里问了下医生,当李晓峰听到他至少要在床上躺三个月,才能下地,半年以后才能正常上班的时候,就知道麻烦了。
果然,当天下午,公司的HR就代表公司过来看他。
并且通知他,由于违反了公司规定,在外头兼职,并且对公司造成了不良影响!公司会把他由主管降职成普通员工,并且合同到期以后,不会再和他续签合同。
听了HR的话,李晓峰不由得感觉到一阵心寒。
他在这家公司已经工作了快7年了!刚毕业的时候就进去了公司,当时公司还是初创。
在公司他一直兢兢业业,每年KPI也都名列前茅,他也由一名普通员工升职成了主管。
期间有不少外头的公司过来挖他,他都没有动心。
因为他真的相信老板把他们当做朋友,也相信老板说的困难是暂时的,等公司上市以后,他们都会实现财富自由。
想着老板不久前还拍着他的肩膀,说他们都是一家人。
现在却是让HR过来通知他不会续签合同!
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为什么别人说,打工人永远不要把老板的承诺当回事。
HR走了没多久,李晓峰的女朋友刘芸走了进来(交警电话通知的),给他带来了晚饭。
李晓峰总觉得刘芸的脸色似乎有点不对劲,但是又不知道那里不对劲。
晚上,李晓峰正在和姐姐李晓梅微信聊着天。
为了防止父母担心,他受伤的消息可没有敢和家里人说。
嗡的一声,手机提示他收到了一则短信。
点开一看,是女朋友刘芸发过来的:晓峰,我知道你对我很好,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我觉得我们两个还是不适合结婚。
婚姻不是谈恋爱,只是我们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
我和你都是农村出来的,家庭条件都不好。
你一直不愿意开口向家里要这30万的彩礼!可是现在我家,却需要30万给我弟弟在县城买一套房子,然后结婚。
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弟弟也很早就下学,打工供我读书。
我真的没有办法拒绝父母的要求!
这个矛盾,我们没有办法调和。
所以我们两个还是分手吧。
也希望以后你能找到更好的女朋友。
再见!
看完信息,一股混合着悲伤,失落,崩溃,愤怒的情绪涌上了心头。
就像是失去了生命中,支撑自己的东西,失去了自己的苦苦的坚持。
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
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这一瞬间。
往事成空昨夜风,残烛无影似梦中。
垂泪滑落惊觉醒,痴情有始却无终!
晚上在床上辗转反侧了很久,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李晓峰做了一个很长的梦,他梦到了一名穆里亚文明的战士跌宕起伏的一生。
穆里亚文明是一个诞生于第三太阳纪,地球上的远古文明。
这个文明生物学高度发达,也被称为生物能文明。
他们已经可以从根本上修改生物的基因,可以把一些强者和其他生命的基因加入到自己的基因中。
所以穆里亚文明诞生了很多勇猛的战士。
他们在地球上快乐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穆里亚文明遭受到了来自天狼星系猎户座,叫亚特兰蒂斯文明的突然袭击。
亚特兰蒂斯文明是一个对光有着很深的研究的文明。
所以他们的星舰和个人装甲都有着很强的隐身能力,穆里亚人的探测系统完全探测不到他们,所以在战争的前期,穆里亚文明受到了重创。
直到有一天,穆里亚人的科学家利用在陨石中发现的一种珍惜金属,结合穆里亚人的生物科技,制造出一种全新的生命探测仪,同时也能够提供很强的防护作用,战场形势才有所好转。
这种探测仪被做成了护身符的形状,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镶嵌在他们的生物装甲上。
可惜由于前期损失过大,穆里亚文明还是最终被亚特兰蒂斯文明消灭了。
这名穆里亚战士,已经是穆里亚最后一名强者了。
重伤以后,他把穆里亚人的一些重要信息保存在了护身符中。
护身符只有纯正的地球智慧生命,才能通过基因打开。
护身符不仅是一台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还能提供强大的防护能力,同时也是打开穆里亚人遗迹的一把钥匙。
最终护身符随着这名穆里亚战士一起,沉入了海底。
不知道在海底沉睡了多少年,直到有一天被一条鱼吞入腹中,才离开暗无天日的海底。
后来这条带鱼被一对渔民父子捕获,正是李晓峰和他的父亲!
等到李晓峰遇到了车祸,生命探测仪才被激活并且和他进行了绑定。
突然,李晓峰满头大汗从睡梦中惊醒,摸着自己胸前的护身符,久久不能平息。
第二章并不是那么和谐的故乡
人生虽然艰难,但是生活还要继续!
转眼,二十多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李晓峰选择了出院,回家慢慢静养。刘芸一直没有出现,出院的手续还是他找了个关系好的朋友给办的。
在住院期间,李晓峰也曾多次打电话,发信息给刘芸,但是都没有回音。
十年的感情说断就断,有时候女人狠起来,比男人都要心狠!
住院的这段时间,李晓峰也算是勉强弄清楚了,这护身符一些具体的作用。
护身符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探测生命了。
它本身也是穆里亚人开发出来,用来探测亚特兰斯人用的。
它可以探测半径30千米范围内的生物,并且会以地图的形式,通过脑波投射到他的脑海中。
怎么说这种感觉呢?
如果非要描述一下,就像是他大学时候玩的游戏,右上角的小地图。
这个小地图,他还可以通过脑波随时放大缩小。
这个探测仪在生物探测方面确实很先进,至少李晓峰还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仪器。
可惜的是,李晓峰暂时没有发现这个地图能给他在明阳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唉,人生不如意,常八九!
如果这个探测器可以探测别的东西多好,比如可以探测到地下的宝藏,在明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地下肯定埋藏了很多好东西。
又或者可以有透视的功能也好,李晓峰瘸着腿也会去南城的文玩商店,去参加赌石。
……
可惜这些功能都没有!
到是护身符里记载的那套穆里亚强者留下的功法,李晓峰觉得还是很有作用的。
当然功法也并没有一些小说或者电影里那么神奇,它是仅仅是由一套呼吸法和一套配套的动作一起组成。
主要的作用就是帮助穆里亚人更好的从食物中获取营养,激发穆里亚人的潜力,让他们更快的适应基因改造。
李晓峰在家里练习了几天,感觉自己的饭量大增,伤口的恢复的速度也明显快了不少。
可惜由于腿伤,好多动作他没有办法完成。
在家待了没几天,他出了车祸的事情,最终还是被他的爸妈知道了。
虽然他一再和爸妈保证,情况不严重,但是他们还是放心不下,最终决定李永林留在家里看家,刘雪霞来明阳照顾他。
公交转大巴,大巴转高铁,刘雪霞千里迢迢的来到了明阳。
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来都是全心全意,不图回报,最无私的!
看着千里迢迢来到的母亲,李晓峰的心里不由感觉到一阵发酸,喊了句“妈!”
眼泪差点流了下来。
由于这些年生活的困苦,刘雪霞的面容明显比同龄人更加憔悴!记忆里,曾经乌油油的头发现在也逐渐花白起来。
看着眼前风尘朴朴母亲,李晓峰觉得自己真的大不孝!
小时候让母亲操碎了心也就算了,现在马上就要到而立之年了,还要让她继续操心。
可是自己呢?
毕业了以后,回家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
每次都说自己很忙,可是真的就忙到连回家一次的时间都没有吗?
还记得自己上一次回家是什么时候吗?
刘雪霞来了以后,李晓峰的伙食水平是直线提高。
每天不是排骨就是猪蹄,只要是对骨头恢复有好处的东西,刘雪霞每天轮流给他做。
就这样,直到一个多月以后,确认李晓峰可以下地走路了,刘雪霞才又千里迢迢的回去。
家里还有一大堆事等着她呢。
临走的时候,还硬是给他的留下了2万块钱。
说是知道他这几个月没办法上班,留给他还房贷的。
看着视野中逐渐远去的妈妈,想着父母逐渐老去的容颜,不由得感觉到一阵莫名的心酸。
虽然自己是姐弟三个,却没有一个陪伴在父母身边。
古人还讲究父母在,不远行,而现代人似乎连看一眼父母的时间都没有了?
也就是在此刻,李晓峰也终于下定了决心,这个城市已经没什么值得自己留恋的了。
回家,回老家发展!
不管能不能赚到钱,至少自己回去可以多陪陪逐渐老去的父母。
既然决定了回去,李晓峰也就不再犹豫。
很多东西该处理的就处理掉了。
房子挂到了中介,家里的电器也都挂到了二手交易网上。
这个时候,李晓峰不由的庆幸最近两年,明阳的房价一直在涨。
当时买的时候房价还不到2万,现在已经涨到3万了!
处理完自己的房子和电器,也很快和保险公司达成了理赔协议。
当房子卖掉的那一刻,身上没有了贷款压力的李晓峰,感觉到一种无法形容的轻松。
事情都处理完了以后,和几个相熟的朋友聚了一下,又给刘芸发了最后一次信息。
李晓峰背着包,拎着行李箱,告别了已经生活了快10年的明阳,踏上了返乡的高铁。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
再见明阳,再见青春,再见爱情!
李晓峰的家乡是在一个叫铜川镇白水河村的地方,隶属于东江省江州市。
要说李晓峰的家乡景色还是很不错的,一条清澈的白水河绕着村子蜿蜒而过,最终流入了东海。
离村子不远就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山上草木丰茂。
可惜就是耕地太少,八山一水一分田!
家家户户都没有几分耕地。
虽然很多人家里都分了山头,但是由于他们那个地方靠近海边,经常刮大风,也不太适合种植水果。
村子上大部分的人家都靠打渔或者海上养殖为生。
这些年由于近海的鱼越捕越少,单靠打渔已经赚不到什么钱了,所以村里的年轻人很多都出去打工了。
不知道是不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村里的风气也是非常不好。
很多人都说农村淳朴,可是李晓峰在这里从小到大都没有感觉到淳朴的民风。
村子里的一群闲妇,如果不去赶海,最喜欢的就是聚在一起谈论别人的家长里短,有的没的事都能被她们说的活灵活现。
村子更是不缺嫌贫爱富,捧高踩低的人。
如果你们家有权或者有钱,后头有一堆人奉承着你。
如果你们家没权没势,那也是有一堆人在后头看笑话。
甚至村里一个姓的亲戚都是这样子。
整个村子被这些人搞的乌烟瘴气!
这些年,李晓峰家,就没少享受这种待遇。
刚开始,看到李晓峰他们家出了三个大学生,村里人可没少奉承他们家。
后来看到他们几个毕业以后,好像也没赚到多少钱,也没有谁当官,就又开始贬低他们了。
第三章父母是儿女的港湾
等李晓峰到家以后,刘雪霞早已经做好了饭菜,就等着他回来就可以开饭了。
这段时间,老爸李永林都是在鱼排上帮人干活。
由于鱼排离岸边比较远,需要开着船过去,来回都要烧油。
所以鱼排的主人都会管一顿午饭,李永林一般中午是不回来吃饭的。
中午只有母子两个人吃饭,四菜一汤,很丰盛。
一盆蒸的热腾腾的大青蟹,海鲜的鲜香铺面而来;
一盘用自己家菜地里长的小米椒爆炒的螺肉,又辣又开胃;
一盘用菜油炸的两面焦黄的青占鱼,焦香扑鼻;
一盘是自己家菜地里摘的西红柿,加上白糖一拌,酸甜可口;
另外还有一盆他们江洲人永远少不了的汤,用的是自己家里晾干的野生干鲍鱼加上野菜煲出来的。
刘雪霞又给李晓峰拿了一小碟自己家做的海鲜酱。
扯掉已经蒸红的螃蟹外壳,沾了点家里秘制的酱料,嚼着嘴里鲜香的蟹黄,舒服!
李晓峰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可口的饭菜了,笑着对刘雪霞说:“妈,还是你做的海鲜好吃,比外头饭店做的好吃多了!”
刘雪霞笑着说:“你啊,就会哄我开心。我的手艺怎么能和人家饭店的大厨比呢?好吃,那你就多吃点吧。”
一顿饭吃完,李晓峰的肚子都微微的鼓了起来。
还是家里的饭菜香啊!
在外头如果想吃到这么新鲜的海鲜,可不太容易。
不过李晓峰也知道,刘雪霞和李永林两个人在家,可是绝对舍不得这样吃的,也就是他回来才有这伙食。
吃完饭以后,刘雪霞就拿着工具准备出门赶海了。
现在是禁渔期,渔民都不能出海打渔。
虽然李晓峰也想跟着,但是奈何刘雪霞就是不同意,认为他的伤还没养好。
最后李晓峰只能无奈妥协。
躺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的躺椅上,看着远处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闻着清新中又带着几分大海鲜腥的空气,李晓峰觉得自己这一段时间郁闷的心情,都好了很多。
李晓峰家的房子是由三间正屋,一间偏房,一间厨房,加上一个长长的院子构成。
院子门口,就是村里修的一条水泥路。
院子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菜园,园子里种植了一些常见的蔬菜,像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小葱之类的,靠近墙边上还种植了一颗花椒树。
另外半边的院子,种植了几颗荔枝和枇杷树,这些果树可是小时候李晓峰三姐弟的最爱了。
可惜的是,房子已经盖了十五六年了,已经显得有点落寞陈旧了。
尤其是现在村里很多人家都盖起了2层,3层的小洋楼,他们家的房子在这一群楼房之中,更显得有几分落寞!
李晓峰一边在躺椅上养神,一边思考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其实这次李晓峰回来,也是经过仔细考虑的。
他准备用探测器来试着看,能不能寻找到海面下的鱼群,这也是李晓峰暂时能想到的唯一利用它的方式。
如果能用来探测到鱼群,那就看这个渔季能不能多赚一点钱,到时候再加上他手里的钱,付个首付,贷款买一艘大一点的远洋渔船。
下午五点多,刘雪霞才拎着桶回来。
桶里不过是几斤不值钱的蛤蜊,蛏子,还几只不大的石头蟹之类的。
总价值应该也就在40多块钱。
这还是刘雪霞作为一个在海边生活了几十年的经验丰富的赶海人才有的收获。
其实这才是现在海边赶海的常态,现在出海都捕不到什么鱼,更别说在海边赶海了。
有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些赶海的视频,看着主播左一个大螃蟹,右一条大鱼,李晓峰都不由得嗤之以鼻,这也就能忽悠忽悠,那些没有在海边生活过的人了。
当然,赶海既看经验,也看运气。
如果确实是运气爆棚,也有可能一次收获很多,但是这也只是偶尔会发生一次,而不是常态。
更多的真正赶海人,是每次都收获不多,也就能够个家里油盐酱醋的钱。
而且赶海还受到天气的限制,台风,大潮,大雨都是不能够出去赶海的。
天快黑的时候,李永林才满身疲惫的回来。
说起来,李晓峰已经有半年左右没有见过爸爸了,上一次两人见面还是过年回来的时候。
对比过年的时候,生活的重担,使得李永林仿佛又苍老了几分。
在鱼排上干活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风吹日晒就不说了,一箱鲍鱼都是几十斤,一天不知道要搬多少箱。
由于今天赶海的收获不多,刘雪霞索性就没有拿去卖,都做成了晚上桌子上的菜。
三个人围着桌子上热腾腾的饭菜,一边吃,一边温馨的聊着天。
李晓峰知道,家里平时只有爸妈两个人在家,他们是寂寞的。
李晓峰虽然是姐弟三人,但是都不在身边。
姐姐李晓梅已经结婚,在江州市里的小学做老师,一般只有寒暑假才有时间回来;
自己以前在离家几千里的明阳市上班,一年更是难得回来两次;
弟弟李晓强也是在省城东州市打拼,每年回来的次数比自己多的也有限。
看着别人家儿孙满堂,两个人不寂寞才怪呢!
小时候由于李晓峰的身体不好,学习却是三个孩子中成绩最好的,嘴巴又比较甜,所以李晓峰从小就最受刘雪霞的偏爱。
那个时候李晓梅和李晓强两个人私下里可没少抱怨妈妈偏心,当然他们两个当面是绝对不敢说的。
对了在李晓峰家,都是刘雪霞在当家!
刘雪霞一辈子都是一个很要强的人。
以前家里三个孩子读书,条件很困难,很多人都劝她说李晓梅是个女娃,以后是别人家的人,不需要读这么多书。
但是刘雪霞硬是咬住牙,和李永林两个人拼命的出海打渔,把三个儿女都供了出来。
那个时候,一个渔民家庭,想供三个孩子上大学太难了!
每年三个人的高额学费,住宿费,生活费……
而且当时在他们这个村子,学风也不怎么好。
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上完初中就下学不念了,早点出来早点给家里赚钱。
晚上吃饭的时候,因为儿子回家,兴致不错的李永林和刘雪霞还喝了几杯白酒。
海边的捕鱼人,不管男女,很多人都有在不忙的时候,喝几杯白酒的习惯。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工作的环境和居住的环境湿气大,白酒又有促进血液循环的缘作用。
第四章海滩赶海
在家里又休养了半个多月,李晓峰感觉自己要废了。
家里啥活都不让他干,每天就是吃饭,睡觉,玩手机,玩电脑。
这天,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再加上看着他的腿,也确实不影响正常走路,刘雪霞才勉强同意带他去赶海。
早上吃完饭,带上常用的赶海工具,水桶,钉耙,铁钳子,手套,骑上电瓶车。
出发,赶海!
骑了十几分钟,母子二人来到了一片海滩。
这是一片沙滩,也是村里人最常来的一片赶海宝地。
海滩上经常能发现一些蛤蜊,蛏子,猫眼螺,石头蟹,八爪鱼之类的海货。
偶尔运气好,也能发现一些搁浅的值钱货。
刘雪霞平常也都是在这一片赶海。
把电瓶车在路边停好,李晓峰和刘雪霞两个人一起,带着工具就进入了海滩。
“呦,晓峰他妈,你怎么能让你家的大学生,出来干这个活!”看到刘雪霞带着儿子过来赶海,村里的一个同姓的大姑大声的说。
李晓峰知道她是故意这么说的。
如果是外人,不是了解大姑背后是什么样的人,可能会把这句话当成玩笑。
“这不是晓峰在家里觉得无聊,非要出来玩玩!”刘雪霞微笑着回答道。
又敷衍了几句,李晓峰和刘雪霞两个人继续往前走,准备找了一块人少的地方开始赶海。
看着背后一群妇女聚在一起说着嘀嘀咕咕说着话,听着隐隐传来的声音,李晓峰知道她们背后肯定没什么好话。
打开了护身符,果然整个海滩以一张的地图的形式在脑海中显现出来。
地图上有不少的红点,放大一看,正是海滩上一个个海货的位置。
嘿嘿,李晓峰不由的心底暗乐!
别人赶海需要需要翻开石头,扒开沙子去寻找,就这样还不一定能找到。
而自己只需要按图索骥就行了。
下面到了我大显身手的时间了!
对着地图,一耙子下去就是一个蛤蜊,再一耙子又是一个猫眼螺……
用手捏着刚刚从沙子里挖出来的猫眼螺,还没来得及缩回去的螺肉,用力一挤,滋,好几道水流飞了出去,真的特别解压。
看着儿子不停的从沙子里挖出一个个收获,刘雪霞也有点诧异,这速度可比她这个老的赶海人都快。
随着潮水逐渐退去,海滩上的赶海人也是越来越多。
这一段沙滩也算是他们这一片比较热门的赶海地,不仅村子里的人会来,镇上的一些人甚至游客也会过来。
“妈,这里人太多了,我们换个地方吧!”李晓峰对刘雪霞说。
虽然刘雪霞觉得在沙滩上还能挖到东西,但是今天的人确实有点多,也就同意了。
今天是周末,这里又是镇子附近沙子质量最好的一块沙滩,所以有不少镇上的家长带着小朋友过来赶海玩。
两个人开始往旁边的礁石区转移,这里由于到处都是碎石头,小水坑。
蛤蜊之类的也不太好挖,再加上路也不太好走,所以人相对少一点。
李晓峰打开礁石区的地图,把它放大开来。
看着表面上到处都是杂乱无章的石头,可是石头底下好东西,可也是不少。
李晓峰一钳子下去,把一个藏在小水坑石头底下的八爪鱼夹了出来,旁边的刘雪霞也用钳子夹住了一只皮皮虾。
又往前走了几步,李晓峰连忙拉住还要往前走的刘雪霞,指着一块石头说:“妈,我刚刚看到有个大青蟹藏到那个石头底下了!”
刘雪霞打量了一下石头,没看到哪里有螃蟹啊,疑惑的问:“峰崽,你没看错吧?”
“妈!肯定没看错,我刚刚看到一个青色的大钳子了,现在已经缩到石头底下了。”李晓峰轻声的解释说,“看那钳子的大小,估计螃蟹得有一斤往上!”
“好,我来把石头翻开!”既然儿子确定底下有螃蟹,刘雪霞也就选择了相信,说道,“你的腿刚好,不能干重活,就不要动手了!”
李晓峰听了,也只能在无奈的站在旁边,看着刘雪霞翻看大石头。
果然石头被翻开以后,一只一斤半左右,张牙舞爪的的大青蟹露了出来。
螃蟹刚打算逃跑,刘雪霞迅速的伸出一只脚把它的后背踩住,又拿出一段皮筋,熟练的把它绑扎了起来。
抓到螃蟹渔民,一般都会把它们绑扎起来。
不然螃蟹放在一起,就喜欢打架,一旦钳子之类的断掉,就会极大的影响它们的价值。
一斤半以上的野生大青蟹,现在他们这边至少也要120块钱一斤。
这一只就最少180块钱到手。
把青蟹绑好放在桶中,此时刘雪霞也是非常开心。
两个人继续往前走。
虽然李晓峰又从地图上,发现几块石头底下也有螃蟹,但是无奈都太小了,李晓峰也就没有提醒刘雪霞。
一路上,刘雪霞到是又捡了几个不小的海螺。
又往前走了十几米,在李晓峰的提醒之下,又在两块石头底下发现了一只3两左右的赤甲红和一只4两左右的青蟹。
就这样,两个人一边赶海,一边往前走。
不知不觉,已经远离了沙滩,来到了一片巨大的礁石区。
礁石的石头缝里,可是螃蟹最喜欢藏身的地方。
从地图上,李晓峰已经发现了不少螃蟹!
指着其中的一条石头缝,李晓峰对刘雪霞说:“妈,这里我看到了一个不小的螃蟹!”
听了儿子的话,刘雪霞就蹲了下来,拿出了长长的钳子,伸进了幽深的石缝中!
想把螃蟹完好的从曲折的石缝中夹出来,这也是个技术活。
一旦在这个过程中,螃蟹的受到了什么损伤,那可就卖不上价了。
花了快10分钟的时间,一只7,8两的青蟹,才被刘雪霞完好无缺的夹了出来。
又是大几十块钱到手!
刘雪霞也非常高兴。
今天的收获可是已经超出了她平时赶海的收获了。
她笑着拍了拍李晓峰的肩膀说:“儿子,你今天运气真不错,继续认真的找一下,看能不能再找到几只螃蟹!”
“好的,妈!”看到妈妈很高兴,李晓峰也很高兴。
就这样,两个人在礁石区经过一番仔细寻找,最后一共抓到了12只青蟹。
最大的一只有3斤多重,简直就是个蟹王!
李晓峰试了一下,那像小孩拳头般大小的钳子,一下子可以把一根不细的树棍夹断了。
最小的螃蟹也超过了2两重。
当然发现的大螃蟹肯定不止这些,只是一些藏得太深了,钳子的长度也不够,实在是夹不出来。
看着满桶的螃蟹,刘雪霞也不由得喜出望外。
这对于她这位老赶海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收获。
要知道光是这次捕获的螃蟹,卖个1200块钱以上都没有问题。
看着已经快满了的桶,李晓峰也是很高兴,对刘雪霞说:“妈,今天我们桶带小了,现在已经快满了。我们回去吧,下次再带个大桶再过来!”
刘雪霞站起身来,看着已经快要满了的桶也是非常高兴,说:“好,我们现在回去。峰崽,你今天的运气是真的好,我平常过来赶海,可没有这收获。”
两个人拎着满桶的螃蟹,一边聊天一边往回走。
路过沙滩,同村的几个妇女看到娘俩似乎打算回去了,就笑嘻嘻的围了过来:“晓峰妈,你今天怎么回去这么早?”
“不会是没捡到东西吧?”
“现在东西确实是越来越难捡了!”
……
这个时候走近了的大姑,瞥了一眼刘雪霞拎着的桶,愣了一下说:“呦!这么多的螃蟹!”
其他几个听到她这么一说,也连忙走围了过来,看着满桶的螃蟹,也是吓了一跳。
一个住李晓峰家不远的大娘连忙问:“晓峰妈,你这是在哪个地方抓到的?”
刘雪霞指着来路说:“就在那边礁石区抓的。来的时候,这边人太多了,我们娘俩就换到那边去了,没想到发现这么多螃蟹!”
听到这么一说,几个人也顾不上闲聊,捡蛤蜊了。
拎着桶都往礁石区跑去!
村里的风气就是这样,看到一个地方出了好东西,很多人就蜂拥而至。
母子二人拎着工具和装满螃蟹的桶,走到刚刚放电瓶车的地方,骑上车子往家里赶去。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富明证券-大盘配资-炒股如何开杠杆-个人场外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